星期二, 1月 30, 2007

::意識:: 背面

  北藝大戲劇畢製獨呈《背面》。

  在戲劇系 305 教室,與之前北藝大製作《芝加哥》同一個場地。

  在來看戲之前,因為品先是音樂設計,最初他有傳一份劇本給我看過,名字叫惡童日記三,那時候大略地看完整份劇本,感覺和小說差不多,只回了品先說,要看演員表現。當然我那時候沒有認真地讀本,也只是有個底知道這劇改編自惡童日記,而且當時應該是不相信國內學生能有製作將惡童日記改編得好的。

  看到了開頭才知道,這劇不只是改編自惡童日記,而是改編自惡童三部曲。

  觀眾進場後,第一眼面對的是精心設計的舞台,我還挺喜歡的,舞台將原本的空間對角劃開,築起了劇中的牆垣,地面由空間角落延伸到觀眾席,切出的三角形正似空間的透視消失,似乎通往黑暗的盡頭。

  這樣的巧思也配合著另一番設計。隨著劇情進展,一開始房間內的桌子,隨著布景搬動,越來越靠近觀眾席,而劇情的發展,也同時越來越探究主角的內心,就像是觀眾主動往劇中場景深入一樣,搭配演員活動的範圍延伸到觀眾的旁邊、身後,竟要拉著觀眾走進整齣劇的中心。

  對於舞台上的呈現,我一直覺得能用簡單的道具場景,象徵出劇情所需要的氣氛,甚至是場景的切換,是舞台上的樂趣之一。這齣劇的設計上這方面就玩得不錯,利用透光布幕切換不同空間、腳踏車龍頭、花草果樹等。

  因為我已經知道小說的故事內容,所以我觀劇的角度總有些預期,與全然不知道這齣劇會講什麼的觀眾來比,自然會不一樣;當然我也很想知道沒有預期的觀眾們看完的感想如何?

  以惡童三部曲來說,我還是認為編劇沒有辦法吃下這麼樣的主題。惡童三部曲,依著小說一部一部看下去,是一部比一部還驚奇,編劇將這些梗都吃下去之後,抓住了一個主角內心與小時候的主軸,鋪畫出了這齣《背面》,探討的主題,終究是人性和自我,只是背景是戰爭。

  整齣劇的發展是,小男孩路,隨著自己的練習,遇到了外婆、傳令兵、小兔子、女僕...在一次一次的會面與一次一次的練習中,穿插著,小男孩路與主角的內心﹝長大的小男孩?﹞重疊、對談、交戰,直到分離。

  路和男人的每段交集,都是跳脫時空的,不一定跟在哪段故事之後,不一定引發哪段劇情;這樣的手法讓我想到概念音樂劇,有如《酒店 Cabaret》的發展;在《背面》中,為了這樣的呈現,在場設上運用燈光、布幕切出不同的時空,用音效、路與男人重疊的台詞,乃至於有內心戲才有的音樂;自始至終,沒有說出,路究竟是男人的過去?男人的想像?還是男人的關係人?

  在我看完之後,我覺得導演或編劇的重點是要放在路與男人的交錯,其他人的會面,只是為了引導下一次路與男人的糾結。於是,有些點,是我抓不到意義的:好幾次路與男人的聲音台詞交疊,不過我不懂為什麼選的是這些台詞,只是隨著劇情推展而選擇該交疊的片段,還是這些台詞真有轉變的意義,我不懂。

  隨著劇情發展到後段,燈光切暗,音效反覆著不同人的喃喃,音樂也跟著越來越膨脹,舞台上的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掙扎、尖叫、吶喊,好個人間地獄!我想這段應該是最高潮吧!不過我覺得,這齣劇,在這,渙散了。

  原本路與男人兩條線,同一個內心時空,在這裡像要被塞進了整個戰爭、整個社會,模糊掉原本路與男人的角度;音控在這邊的一些疏失,音樂提前消失,也讓戲味打折;在這邊順便談談音樂,我猜導演在這齣劇裡希望的音樂,是舞台上演員的反面﹝不是對比,是一體的兩面﹞,演員上演的外放的肢體反應,音樂卻需要在同時劃出角色沒有說出口演出來的內心變化,就像是路與男人這兩個一明一暗的角色線一般;但是在前面提到的那場戲中,舞台、演員、音樂,一齊衝到了最外放的前線;相當可惜,我覺得這三者任一者在這場戲裡稍微被壓抑些,整個氣氛可以被蘊釀得更教人喘不過氣來。

  演員部分,除了神父之外,每位演員的表現都很出色,對角色的掌握足夠撐住這齣劇需要的張力;一人飾多角的配置,可以說精彩,也可以說有些可惜,主角的四角切換,畢竟不是易事,許多場戲角色間隔短得讓角色切換斷不開,每個角色不免被糊化了;於是小孩路的演出,反而相較精粹。

  這齣劇我反覆想了很久,許多想法出現又被我遺忘,現在才寫下來,大概還是漏掉了很多吧。

  看過的觀眾可以提提想法,說不定會有不同的討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